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记者再走长征路│寻访吴起革命旧址 聆听黄土高坡上的红军情

6107a935fe0ff51ec9f08285839416b3.jpeg

张瑞生正在向记者团讲述1935年10月18日那天红军部队和几位首长们入住他家发生的故事。

西部网讯(记者 马晴茹 赵昊)“老乡,一年了,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饭哩。”1935年10月18日,铁边城张湾子庄里来了一些红军,村民张廷杰把他们领回窑洞里,妻子侯孝俊做了一顿羊肉臊子剁荞面给他们吃,他们连声说好吃。

8月7日,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记者再走长征路”采访团,来到延安市吴起县铁边城镇张湾子村和吴起街道办杨城子村,了解这里曾经发生的长征故事和它的新变化。

陕北土窑洞的一顿“羊肉臊子剁荞面”。

据记载,1935年10月18日中午,铁边城张湾子村里来了三个军人,穿着灰色旧军装,头戴八角帽,操着南方口音,村民张廷杰把他们领回窑洞里,原来他们是打前站、做宣传的长征红军,他们给几位首长准备好住宿的窑洞,支了简易的书案。

到了下午,红军大部队从铁边城下来了,有五六位首长来到村民张廷杰的院子,他们把张家左起的第一孔窑洞定成办公室,一进来就立即装上了电台设备,第二孔窑洞由几位首长共同居住,第三孔窑洞留给一位高个子大首长,大部队住下后,村里的人都拿出家里仅有的燕麦炒面,端来水,让战士们吃喝。

张廷杰的妻子侯孝俊做了一顿羊肉臊子剁荞面给首长们吃,他们连声说好吃,有位大个子首长还说:“一年啦,长征路上还没吃过这么好的饭!”。这位首长就是毛泽东。

当晚,张闻天在张湾子村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出席会议的有张闻天、毛泽东、博古、王稼祥及林彪、聂荣臻、杨尚昆等,讨论陕甘支队入陕作战方针等问题。

吴起街道办杨城子村倒水湾组的一口“红军锅”。

据记载,1935年10月18日中央红军一纵队由定边县的白马崾岘一带进入今吴起县境的张户岔,沿铁边城西川东进,下午到达铁边城。

19日下午天快黑时,距吴起镇约5公里的头道川倒水湾村陆续来了很多红军,做饭锅不能用,就向村民张宪杰家借了一口水缸一个瓷盆做饭,结果缸和盆给烧裂了,红军就给赔了两块银元,张宪杰舍不得将缸扔掉,后来就让箍缸的匠人用竹子圈了三道箍,放粮食。

1966年吴起县革命纪念馆成立,收集革命文物史料,张宪杰就将这口水缸捐献了给了吴起革命纪念馆。1992年陕西省文物鉴定小组将此口缸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人们称它为“红军锅”。

0af613a14834f0ac97727a8ede9b7f5b.jpeg

张新正在向记者们展示当年红军赠送给爷爷的一副马鞍。

张宪杰的孙子张新告诉记者,当时村里就张、王姓两户,全村不到20人。“听爷爷说,红军娃们都可难了,衣服鞋子都是破烂的,有的脚趾头都在流血,就在村里吃了2顿饭,睡觉都是在地里睡的,哪里来的帐篷,没有帐篷。”

张新说,在红军部队走的时候,为了表示感谢,还赠送给爷爷一副马鞍,直到现在都一直保留在家里。

据了解,今年以来,吴起县统筹抓好社会事业、民生保障和风险防控等各项工作,全县经济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上半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6.4亿元,增长8.3%,较全年计划增速的8.1%提高0.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12.3亿元,增长17.4%,较全年计划增速的15.9%提高1.5个百分点;预计城镇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19445元,农村居民人居可支配收入6290元,增长8%和8.7%,较全年计划增速的7.9%和9%分别提高0.1、0.3个百分点。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