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秀在“+互联网”后,呈现新的特征:视频网站抢占真人秀高地;高投入大制作中国造崛起;节目呈多样化垂直化发展;直播元素、故事元素增加;素人节目崛起。
罗 霆
2016是网络综艺全面爆发年。真人秀作为其主要类型表现出了活力。互联网+真人秀,带来的不仅仅是播出渠道的改变,“以用户为核心”的互联网思维深度渗透进真人秀制作团队。
01制播新格局互联网巨头与视频网站抢占真人秀高地。从2014年起,以BAT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以及优酷土豆、爱奇艺、乐视、搜狐等视频龙头纷纷加快在影视行业的布局。阿里巴巴注资优酷土豆,百度与爱奇艺进行资本融合,腾讯联合华谊兄弟,优酷土豆成立“合一影业”,搜狐入股韩国Keyeast,乐视不断获得融资,打造多屏联动的智能生态圈……随后,巨头们对影视行业的布局从宏观整合与架构搭建进入中观内容整合。优酷土豆推出“开计划”,即开放的平台、开放的合作、开放的营销。腾讯综艺设立“嗨基金”,从2016年起,每年投入10亿基金,持续支持优秀制作人加盟、节目模式研发、节目制作,专注产业孵化。真人秀作为网综的主要类型,成为巨头们抢占的高地。2016年,一大批网络真人秀上线。
PGC布局运营成熟,高投入大制作中国造崛起。2016年,视频网站加强PGC布局。视频网站真人秀节目吸引了一批传统电视人和电视制作机构。传统电视金牌制作人纷纷触网。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导演谢涤葵转战网络真人秀,推出《约吧,大明星》。马东组建米未传媒,专注PGC生产,推出《拜拜啦肉肉》。江苏卫视孟非作为制作人开启网络真人秀之路,推出《美女与极品》……与此同时,明星主持人跨平台主持更加频繁。优秀主持人和制作人保证了节目品质,因此吸引了大批明星包括一线明星加盟网络真人秀。网络平台战略先行,制作机制理顺,资金有保障,人才济济,2016年网络真人秀与脱口秀等网综节目开启了中国综艺节目高投入、大制作、高点击、高回报的3.0时代。
卫视布局网络真人秀,芒果TV成转型标杆。2016年,湖南卫视打出“独播+自制+顶级IP”策略, 强力打造在线视频平台芒果TV。一方面,芒果TV继续打造顶级综艺平台,深度运营湖南卫视品牌真人秀。2016年最典型的案例当属《爸爸去哪儿》第四季。因为限童令的制约,该品牌栏目转战自家网络平台,11月其播放量达19亿,创造了卫视真人秀转战网络平台的神话。另一方面,芒果TV还根据网络平台加大自制真人秀力度,推出《妈妈是超人》《黄金单身汉》《超级女声2016》等。
韩综模式主导被打破,中国化向中国造转变。过去,传统电视大型户外竞技真人秀主打“大牌明星+游戏+纯娱乐”韩国综艺模式,音乐选秀类节目模仿欧美选秀节目模式。节目制作团队往往研究的是“中国化”问题。在制度约束与网络真人秀双重挤压下,电视真人秀2016年焕发了原创新风貌。北京卫视《跨界歌王》《跨界喜剧王》《传承者》等原创节目陆续推出。山西卫视推出官员旅游推介真人秀《人说山西好风光》,汇集山西11个地市的市委书记、市长或副市长。虽然这些节目还未堪称“现象级”,但毕竟代表了互联网环境下中国电视真人秀差异化发展,坚守价值与文化的决心和信心。
类型多样化垂直化,制作人、主持人风格植入。2016年,电视和网络真人秀的爆发尤其表现在原创类型的拓展上,真人秀在娱乐、体育、音乐、旅游、家居、职场、科学、健身、健康、育儿、家庭、金融、教育、汽车等垂直领域的拓展愈发明显,专业化节目不断涌现。节目类型化、专业化一方面是真人秀开始从大众向垂直细分受众拓展,满足不同层次受众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互联网思维下“个性化”“风格化”“差异化”的张扬。2016开播及上线的真人秀更加强化制作人和主持人风格。
直播元素引入,网络元素极大张扬。2016年是中国网络直播元年,也是中国VR元年。直播、VR成为互联网领域的现象级风口。这些网络元素快速被真人秀节目引入,成就了2016真人秀新节目的“网感”。 “直播+女团+男神兄长团”,湖南卫视《夏日甜心》在31个直播间里完成了少女秀。《蜂蜜少女队》采用VR全景拍摄技术,《约吧!大明星》将与网友互动作为节目核心。《爱上超模》《女神的新衣》《完美女神》等开启了真人秀+电商的T2O模式,网友可在线购买节目同款商品。
明星节目依然是主导,素人节目崛起。2016年真人秀节目,偶像明星依然是主导,但素人节目崛起,这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明星逐渐放下偶像包袱,节目让明星更多回归素人状态。二是明星子女无缘真人秀,素人子女闪亮出镜。三是纯素人节目崛起。芒果TV《完美假期》即纯素人节目。没有明星拼尺度,没有尺度拼奇葩,素人节目要想做出有意思又有意义的高度还有很长的路。
编剧力度加大,故事元素增加。关于“真”与“秀”一直是一个矛盾体。2016年真人秀中加大了编剧力度,故事元素不断增加。以“跑男”为例,2016年第4季12期节目,每期设置戏剧情境,编剧将真人秀情境设置进动画片、科幻片、宫廷剧等,通过冲突强化戏剧性,通过竞赛营造紧张感。但是,整个季度故事的完整性、故事的真实性、故事对社会现实的表现力依然有可探索的空间。
回应管理制度,电视张扬主旋律,网络真人秀大尺度。2015~2016年广电行业各类新规陆续出台,电视真人秀对于制度进行了积极回应,呈现了以下变化:一是弘扬传统文化,张扬主旋律成趋势。最为典型的是湖南卫视《真正男子汉》成为娱乐与价值引领融合的典范。二是真人秀一年一季成新规。三是优秀真人秀从十点档进入黄金时段。四是“偶像”“男神”“女神”等词汇在节目中消失。
差异化生存。2016年现象级真人秀没有出现,曾经作为现象级节目的几档传统电视真人秀也面临着观众审美疲劳的现实,收视率出现下滑趋势。电视真人秀跟风现象依然存在,亲子类节目、明星旅游节目依然在各大卫视热炒,偶像养成类节目成为新趋势,开始出现跟风。网络真人秀火爆的背后不乏对电视真人秀选题、类型的模仿。网综追随传统,传统追随网综,似乎成为一种悖论。如此看来,2016年真人秀的火爆尤其是网络真人秀更多带有非理性色彩。电视与网络,如何发挥各自特色差异化存在?如何面向不同受众群开展原创?这是互联网+时代节目制作人必须冷静思考的问题。
内涵式发展。明星越来越贵,制作成本越来越高,大成本大制作大明星成为潮流,网络真人秀不乏赔钱制作的案例。拼内涵而不是拼表面,拼策划编剧而不是拼资本。不妨深度探析国外真人秀节目制作环节的用心与投入。当前,真人秀导演与编剧比明星更是节目的核心。
根植于生活。真人秀,真大于秀,还是秀大于真?2016年的真人秀,“秀”依然偏重。当前,中国正处于转型期,教育、医疗、养老、法律、房地产、金融等各行各业问题重重。电视真人秀作为电视的一种热门类型,反映真社会问题、真社会矛盾,反映老百姓的复杂内心,更多渗透纪实元素,应是真人秀持续获取生命力的源泉。
责任编辑:杨芳秀
转载请注明
新闻战线
扫描二维码 一键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