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胡滨: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核心价值

    3月29日,由南方财经全媒体集团主办的2017国际金融峰会在广州召开。本次大会以”产融新生态与城市崛起”为主题,一起探讨在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征程中,实体经济和金融如何更有效的结合,金融何如助推实体经济改革、创新、转型,为我国经济发展、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胡滨:非常高兴能够参加此次金融国际峰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对于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今天我想谈的话题是《金融科技的发展与核心价值》。

    为什么要谈这个话题?大家都知道,最近互联网金融正在进行整顿,很多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受到了来自于各个方面的压力。现在很多来自于这个行业的人已经不敢再称为互联网金融行业,改称为金融科技行业,所以我们如何来厘清金融科技?怎么界定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的发展在中国目前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状况?存在哪些问题?它的发展,中国发展和金融科技的一个核心价值理念在什么地方?关于本次大会的主题,产融的新生态,金融科技是否可以把它界定为产融的新生态?它的能为我们的城市崛起起到推动的作用,这是今天我想和大家交流的话题。

    首先来看,什么是金融科技?这里面我们给出了一个关于金融科技的学术化的界定。这是一个美国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界定,它指的是技术带来的金融创新,它能够为创造新的业务模式、应用、流程,或者是从而对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者是金融服务的提供方式造成重大的影响,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金融科技的概念。再看一看沃顿Fintech俱乐部给出的定义,一个用技术使金融体系更有效率的行业。哪些技术?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使得我们的金融服务和金融行业效率提高,成本降低,拓展了整个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这个是我们所说的一个科学的关于金融科技的界定。

    这里面我们看出来了,金融科技的划分体系和我们传统金融的划分体系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金融科技为什么会崛起?在中国有什么意义?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反思的核心问题就是金融脱离了实体经济。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况下,金融风险开始逐渐暴露,实体经济利润下滑,对资产负债表的冲击开始影响金融体系。

    大家可以看看我们的15家的银行公布的业绩,对比以前已经下滑得非常厉害,甚至出现了负增长。中央已经看到了金融的问题,在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提高金融服务的效益。刚才我们看界定的时候,金融科技的作用提高效率,所以金融科技有了这样一个天然的条件,提出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这个时候我们国家制定的大环境当中,有一个大的战略考虑。我们的普惠金融战略,其中关于金融科技,互联网金融等等已经成为普惠金融之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民银行2015年推出了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推动了整个Fintech的发展,这个是目前中国发展Fintech内在的一个逻辑。

    互联网金融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确实从去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整顿,互联网金融已告别过去高速发展,野蛮生长的阶段。当前的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两大关健词,一个是金融科技的创新驱动,另一个是规范发展。

    新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已经广泛地深入到金融各个体系中。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支付、货币市场、IPO发行市场、保险市场等已经广泛应用。新技术提升了金融领域 服务水平,降低了成本,以大数据为例,我们可以降低风险损失,提高运营效率,从而提高利润收入。同样云计算也可以降低损失,提高效率,人工智能更不用说了。

    特别是当阿尔法狗胜利了以后,大家对于人工智能产生一些恐惧。未来人工智能能够代替人脑吗?未来我们的资产管理行业,还需要这么多人吗?人可以做得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吗?

    再看区块链,现在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真正投入应用的不多,但前景极其广大,特别是它对隐私的保护,分步式记帐方式可追溯,智能合约等等,未来可以会重构一些金融交易的模式。

    新科技在金融领域的发展,有新的趋势,无论是大数据,云计算,还是人工智能或区块链,将改变我们的监管方式,提高我们的监管效率。

    任何东西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对于整个经济的推动作用,提高了效率的作用,同时也会有新的风险暴露。所以说传统金融风险和在Fintech下所带来的风险又有所不同。传统的金融风险,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风险、汇率风险、操作风险、合规风险等等,但是到了Fintech,金融科技的时候,新的风险会产生,我们在产品设计、新的机构运行方式上会有新的风险。它可能使整个的产品和机构因为Fintech的改变,风险更加地分散化,更具有传染性。同时,我们监管带来的挑战,宏观经济上也会产生一些新的风险。

    当前Fintech到底对于我们有什么影响和挑战?由于Fintech跨界化、去中介化、分步式等特点,对于我们当前的监管造成了严峻的挑战。

    跨界化使得混业经营的趋势进一步加剧,监管边界模糊了,可能会存在监管的空白地带。去中介化是对于过程的影响。分步式导致了风险的传染会加剧,智能化导致我们对于人的监管、对机构的监管将转化为对技术的监管。监管机关目前恐怕还很难适应这样一个变化。

    如何推动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什么样的互联网企业?什么样的金融科技企业是我们需要支持的?这是我们必须回答的问题。第一条,互联网金融企业,包括金融科技企业,必须体现普惠金融价值。第二条,必须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这两个方向将是未来发展政策鼓励的,同时也强化了监管的判定标准。

    金融科技对于整个的金融体系,监管体系的影响。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如何改变?

    首先,由于混业经营的发展,科技的交叉性的传染在扩大,对于我们现有的监管体制的问题,我们的分业监管体制和混业经营的问题,是我们当前金融科技重大的风险。所以面临着一个长效的问题,如何发展金融科技,必须改变金融监管的体制。适应这样一种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第二种,体制改变了以后,我们的监管理念也发生改变,从原有的这种被动式的,响应式的监管,出了问题再去检查的方式,只有靠监管部门的检查和司法机关监督的方式,改变为具有前瞻性的,主动性的,包容式的监管,怎么包容?首先你要有监管的风险预测,预警激励。

    第二,监管部门要主动和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创新工程进行一些信息共享和互动。

    第三点,要有监管的新的机制,创新的机制,主动的机制,也就是说监管机制的创新,也就是沙盒主要是为安全监管提供一个空间,可以让金融产品在这个里面运行,同时也可以防止风险的扩散,当产品成熟了以后,可以推向市场,降低了风险,提高了创新的效率。沙盒监管的机制进行了创新宜,金融机制的挑战,本身监管的净化,运用监管的科技,提高监管的水平,我们大量的金融科技的人才监管这样一种高科技的发展。所以下一步,对于监管机构来说,需要的是加强技术的监管,提高技术监管的标准,监管方面。

    最后是深化行业自律,净化整个金融生态的体系。互联网金融行业现在有了行业自律协会,传统的自律协会都是在原有的监管体系之下,由协会来指导行为。比如银行业协会,保险业协会等,这些都是在监管部门之下对应我们的分业监管体系,但是对于金融科技行业,互联网行业怎么办?现有的不是和我们分业监管的体系对应的,这就导致了如何抗起行业自律和现有监管部门的行业监管之间的关系,这是下一步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还有几项非常重要,比如说消费者保护。现在之所以出了问题,是因为我们的消费者机制弱化,我们没有什么样的机制?消费者保护机制,准入机制,退出机制,包括争议解决机制,这些机制我们是缺失。完善金融风险监管有两个重大的金融设施建设,一个是征信体系的建设,第二个是支付体系的建设,这两点是未来我们整个金融科技行业发展的基石。

    第三点,数据的安全,隐私权的保护,技术的风险,是我们需要高度防范的。数据本身的安全,系统本身的安全等等。这些东西我们下一步需要着力防范的,防止因为技术所带来的可能产生的一些问题。

    最后一个是强化信息披露,提升行业的透明度,如何强化信息披露?对于现有的金融科技企业,包括互联网金融,包括P2P,众筹,要有强制性的信息披露。此外,风险监视,信用评级等都需要我加以强化。这是我们所给出的未来中国的金融科技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和下一步可能的改进方向。

    金融科技发展的核心价值到底在哪里?我们为什么要发展金融科技?金融科技最核心是解决传统金融模式下无法解决的信息不对称,风险大,成本高等问题。这也是我们发展金融科技的核心要素。诺贝尔经济学家获得者罗伯特的一句话可以帮我们更好地理解:为什么要发展金融科技?将来的发展方向,可以帮助越来越宽广的社会阶层广泛地分配财富,金融创造的产品可以更加大众化,也可以更好地和社会经济融为一体。谢谢各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