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当资本市场秉持着“无大IP不欢”的态度却因为高估了IP的影响力与转换能力而被一再“打脸”之际,近期一部《微能力者》正在为中小成本网剧正名。
《微能力者》由腾讯视频、莱可传媒联合出品,是一部非大IP、非大投资、非大明星的作品,不过这部“小而美”却收获了腾讯视频2.4亿播放量,且口碑一路上扬,豆瓣评分自开播后一直在8分以上,目前稳定在7.8。根据艺恩数据显示,《微能力者》位列2016年度网剧口碑前三。
1
网剧流量退烧,IP明星不再是良药
当爆款IP的影视化却迎来口碑扑街的结果,越来越多中小等成本制作的精品网剧逐渐显形,尽管没有大IP根基、没有大牌演员合作、也没有巨额投资,却能够流量口碑双收并引起大v的自来水。
网生内容似乎正在向市场传递一种信息:当网剧流量退烧,IP及明星不再是良药,与其花费大价钱购买IP改编权,不如开启培养IP模式。
当市场发展到一定成熟阶段后,一定会形成一套良性的生态体系。一方面,高举高打的大版权时代泡沫伴随着被高估的IP价值逐渐被击碎,版权经济也只有少数执牛耳者能够吸引源源不断的投资得以持续,而另一方面,精品化、差异化内容之路显然是大趋势。
从各大平台明年的布局来看,无论是搜狐、爱奇艺还是优酷,无一不瞄准自制剧市场,在精品自制上动作频频。而《微能力者》作为一档主打“轻科幻烧脑剧”题材,没有大IP加持、没有大投资大咖傍身,却在精品自制库中显山露水,成为一个“特别”的存在。
所谓“轻科幻”,与“重科技”形成反差,而“微能力”自然与“超能力”形成对比。陈蓉妍表示,一上来就是“超能力””必然会被网友用来和美剧的超能英雄做对比,反而没有新颖性也会容易受到质疑。而用 “微能力”这个切入点,接地气的人物形象设定,人物可以更有血有肉。先树立生动的人设,再慢慢让观众代入到他们角色中之后,看到他们的成长。
另一方面,除了题材定位瞄准“轻”、“微”等关键字,《微能力者》的叙事结构也成为一大看点。《微能力者》的前八集采用单元剧的结构,后八集则运用连续剧的强剧情的推动的结构,这个剧情的设定也是希望让网友感受到剧情架构的惊喜感。
《微能力者》前八集每两集讲一个主角的故事
倒叙、插叙、多线叙事,用常规的并行时间线进行混剪模式,明显耗时复杂且需要承担风险的叙事方式,陈蓉妍表示,这也是在项目开发阶段构思良久的冒险决定。“先用单元剧的结构去做前面的每个人物的出场,不用过多的混剪来打扰他们人物的独立性。
之后再通过人物关系、时间线索、推理悬疑等剧情的关系做总的连接。”
2
1万个镜头特效+花样宣发“养”IP
《微能力者》不是一部披着科幻的外衣来做的偶像剧,也不是披着科幻的外衣来做的刑侦剧,剧中的loveline极少,更多是通过微能力给人带来的改变来进行关于科学未来的探讨。
莱可传媒此前在漫画领域是空白的,此次与腾讯的合作带来的不仅是动漫平台的关联性。腾讯的用户端年轻化的属性与《微能力者》的用户匹配度吻合,而qq群、微信群、用户部落等社交平台,也为莱可传媒在核心用户转化与粉丝社群的下沉带来了便利。
除了整合平台腾讯的资源,将每个宣发物料都作为单独作品去做的莱可传媒在《微能力者》的宣发中还有许多亮点。
首先,邀请彩虹合唱团制作歌曲《我有微能力》,用调侃吐槽的方式来吐槽能力,此曲一出,网友纷纷好奇,这是一部怎样的神作,才能让神曲创作大神彩虹室内合唱团出马。
3
敲实原创根基,逐渐涉猎IP改编
莱可传媒于今年年初获得了A轮近5000万融资,一年的时间里,除了敲实整个内容产业的各个板块,在宣发流程上也愈加成熟。
在内容布局上,轻科幻将是莱可传媒布局科幻题材的起步,随后会慢慢向硬科幻过渡,有意将科幻题材打造为莱可其中一个品牌标杆。陈蓉妍解释,“我们从内容的生产的全流程,就是创作-制作-宣传-发行-营销的变现。”在创作上,《微能力者》的剧本、漫画开发也已经让大家看到了莱可传媒的创作能力。
不过莱可不仅要深挖科幻这条路,还要向古装武侠、职业类型、都市爱情剧等三个方向布局。对于IP的计划,莱可会以精品原创为核心,逐渐涉猎IP改编剧,陈蓉妍透露,目前已经有几个超级大IP项目在谈了。
在项目的宣传推广上,莱可的自有宣发团队借力打力,不仅获得了喜士多、You+公寓、第1佳大鸡排、橘菓子、点指一盅等各行业线下的地推支持,而且举办了多场高校路演并将重心放在新媒体的传播上,幻音、荔枝FM、巨聚网络等从音乐、直播、社交多方面助力,为剧集伊始吸引了不少年轻的种子观众,这些中二粉丝成为了《微能力者》的第一批口碑传播者。
二次元音乐平台幻音推介《微能力者》原声带
莱可艺人&《微能力者》主演子望成为荔枝FM开机屏形象
在营销板块上,莱可今年成立了一个独立的内容营销公司蓝策广告,这个独立的广告公司除了是莱可传媒自有的内容招商代理以外,还是暴走大事件、关爱八卦成长协会、何仙姑夫等顶级PGC的华南区独家代理。
作为一家带有天然互联网基因,集影视内容制作、艺人经纪还有营销变现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司,陈蓉妍表示:
“未来莱可传媒的定位会越来越清晰,并且影视的属性会更加强烈。”
而对于网剧内容制作,陈蓉妍也分享了她这几年摸爬滚打的经验感受。“我觉得现在的网生内容,已经从原来‘小米加步枪’的市场状态进入到了‘重装兵器’的年代。
所以事实上对于所有的网络经营内容团队来说,我们需要的是用两三年的时间,尽快成为一个一线的跨界内容公司。”
陈蓉妍认为,在内容的整合时代,原来那种通过做一两个段子剧或者微电影就能被全国人民认知的时代早就已经过去了。“现在整个内容生产已经到了精品化时代,想要支撑精品二字,需要从创作、制作开始的每一个内容环节都要稳扎稳打,接着才是宣传发行、ip运营和营销变现的阶段。只有运用每个阶段的协同能力将内容做出,才有机会真正做成一个有生命力、有持久性的精品化的内容公司。”
文章来源:微信公众号娱乐独角兽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