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海口10月17日電(記者 毛雷)脫貧攻堅,是海南近年來工作的關鍵詞之一。記者從海南省扶貧辦獲悉,2014年以來,通過海南各級領導干部的努力,瓊島已有37萬余人甩掉貧困的帽子。當前,海南正進一步總結之前的成效,乘勢而上,推動脫貧攻堅工作再上新台階,堅決打贏這場“硬仗”。
海南脫貧攻堅長效機制進一步鞏固
今年以來,海南脫貧攻堅氛圍進一步濃厚,全省干部群眾通過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親身參與整改工作,更加深刻認識到脫貧攻堅是當前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可以說,廣大干部群眾對扶貧工作的關注度和參與度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積極參與、支持推動脫貧攻堅已經成為大家的自覺行動。全省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逐漸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脫貧攻堅氛圍日益濃厚。
在整改實踐中,海南認識到,一定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把解決突出問題與創新體制機制相結合,徹底解決影響和制約脫貧攻堅深入推進的突出問題,建立健全脫貧長效機制。海南注重把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全域旅游發展緊密結合,瓊海加腦村、瓊中什寒村、白沙羅帥村等為代表的一批原來偏僻、落后的貧困村庄,通過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游,使村民擁有了穩定的收入,擺脫貧困,發家致富。海南努力改變以往的散種散養、送錢送物、發放種苗的幫扶模式,充分利用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現有資源,用好用活各項扶貧政策,構建“政府支持+龍頭帶動+合作社組織+貧困農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大力提升產業扶貧的組織化程度,促進貧困農戶持續穩定增收脫貧。
識別精准度進一步提高。通過進村宣講、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輔導、“961017”熱線電話解答等方式,進一步擴大了群眾對扶貧政策的知曉度。通過開展申請貧困戶“集中辦理月”活動和對脫貧戶的“回頭看”,各級干部地毯式排查走訪,教育、衛生、民政、住建、工商、公安等部門協同聯動,加強數據信息比對和清洗,扎實開展動態調整,做到了應進則進、應出則出,得到了廣大農戶的認可,群眾滿意度進一步提高。
脫貧責任進一步壓實。通過出台《脫貧攻堅責任制實施細則》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明確了省、市縣、鄉鎮黨委政府和村“兩委”、幫扶責任人等各級責任,構建了責任清晰、各負其責、合力攻堅的責任體系。通過開展多輪督查、巡查、暗訪等,對不作為、亂作為、慢作為、違規違紀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倒逼幫扶干部主動作為。4月份以來,各市縣的幫扶責任人平均每周入戶次數由1至2次,增至5次以上,大部分貧困戶對政府和社會的扶持普遍都流露出感恩之情。
政策體系進一步完善。在去年出台52個脫貧攻堅重要文件的基礎上,今年以來,海南又出台14個文件,覆蓋了教育、醫療衛生、住建、產業、扶貧小額信貸、貧困村提升工程建設、基層幫扶干部管理等多個領域,把以往工作中探索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及時上升為制度規范,扶貧制度設計更接地氣,為推進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遵循。通過加強對基層一線的規范指導,提高了工作效率,為完成整改工作和年度目標任務提供了重要保証。
資金投入力度進一步加大。今年全省下達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2.2億元,比去年增加4.6億元,增幅為60.5%﹔7月底前,預計下撥的省級專項扶貧資金達到9.34億元,比去年增加3.53億元,增幅將達60.6%。截止6月底,市縣級共安排專項扶貧資金4.14億元。統籌整合涉農資金16.16億元,比去年增加5.83億元,增幅為56.48%。幫扶企業單位從126家增加到553家,社會籌措資金5.4億元,為海南脫貧攻堅工作提供了堅強的財力保障。
乘勢而上,脫貧攻堅再創輝煌
據介紹,海南將深入貫徹落實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座談會精神。組織調查隊伍,嚴格按照國家標准,結合海南實際,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提出深度貧困地區劃定范圍、認定對象。結合調查工作,《海南省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實施方案》已經出台,並抓好組織實施。及時與國務院扶貧辦、國家發改委、財政部等有關部委溝通協調,對口匯報,積極爭取國家對海南深度貧困地區的政策扶持。同時,加大省、市縣財政政策傾斜力度,扶持深度貧困地區及其群眾發展產業,改善基礎設施,確保如期脫貧,與全省人民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同時,進一步夯實精准扶貧基礎。認真組織開展建檔立卡數據清洗和貧困戶精准退出工作,對信息系統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進行排查,不符合條件的及時剔除,符合退出條件的嚴格按程序集中辦理退出。對今年退出的脫貧人口和貧困村,全面實施驗收制度,提高脫貧退出質量,精准完成上半年的動態調整工作,為高質量完成全年脫貧攻堅任務打下堅實基礎。做好扶貧手冊和檔案資料規范化管理,對扶貧手冊填寫情況再次進行“拉網式”排查,認真開展查漏補缺、糾錯整改,對有較多錯漏情況的扶貧手冊及時更換。開展檔案資料管理的專項整改工作,督促補齊更新檔案資料,實施建檔立卡貧困戶檔案三級管理標准化,確保完整、規范和准確。
海南還將全面推進貧困村整村推進提升工程,制定下發《關於海南省貧困村提升工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根據整村推進建設標准,立足村域優勢、整合各類資源,把整村推進項目建設與美麗鄉村建設緊密結合,統籌推進,加大改善村容村貌、環境整治力度,切實提升整村推進貧困村的退出質量。制定出台《關於加快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意見》,指導各市縣研究制定發展貧困村集體經濟的實施方案,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積極採取針對性措施,發展壯大貧困村集體經濟,重點解決“空殼村”問題,確保今年整村脫貧退出的117個村,實現村集體經濟全覆蓋。
在創新產業扶貧機制和模式方面,海南將結合各地資源優勢,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致富能人的作用,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推廣“龍頭企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貧困戶”等多種扶貧模式,帶動貧困人口脫貧。組織龍頭企業與貧困戶建立保底收購關系,動員和鼓勵發展農業生產的企業與貧困戶簽訂產品回收合同,積極開展訂購包銷,確保貧困戶產品銷路順暢、實現增產增收。加快打造全省扶貧產品電商平台,力爭實現貧困村電商扶貧全覆蓋,依托電商優勢,帶動貧困戶通過互聯網直接對接市場。積極探索資產收益扶貧,做好五指山、白沙兩市縣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加快打造一批具有扶貧功能的特色農業觀光園、森林公園、生態景區、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等,積極推動貧困村旅游項目創建A級景區,輻射帶動貧困戶增收脫貧。
此外,將圍繞“全上學、全資助、上好學、促成長”目標,確保教育扶貧精准到戶、不落一生,落實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程特惠性扶持政策全覆蓋。堅持以兜底保障為重點,以分類救治為抓手,將健康扶貧落實到人、精准到病,確保貧困人口基本醫療有保障。高度重視危房改造進度和質量問題,加強質量監管,及時下撥補助資金,確保危房改造11月底全面完成任務,力爭12月底前達到入住條件。
做好“兩項制度”有效銜接工作。確保未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范圍的農村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在教育、醫療、住房安全等“三保障”方面能享受與建檔立卡貧困戶相同的政策待遇,確保讓有勞動能力、有脫貧意願的農村低保對象享受相應的產業扶持政策待遇。所需資金優先從歷年結余的低保專項資金、盤活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補助資金中安排,仍有缺口的,從省級和市縣財政扶貧專項資金中安排保障,確保“兩項制度”銜接資金落實到位。
進一步增強脫貧內生動力。繼續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脫貧攻堅濃厚氛圍。創新工作方法,更加注重幫思想、扶志氣、樹信心,充分調動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積極性。以電視夜校為主要載體,繼續創新授課內容和學習方式,緊扣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立足貧困農戶實際需求,瞄准致貧主要原因,有針對性地向貧困群眾傳授容易學、好掌握、能致富的生產技術、技能、方法、信息等,為貧困群眾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務。結合實際,完善管理機制,進一步採取激勵辦法和措施,把脫貧致富電視夜校辦好,辦出成效。
海南還將進一步加強扶貧領域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按照考核評估辦法,開展嚴格的考核評估工作,發揮好指揮棒作用。堅持綜合督查、專項督查、問題巡查相結合,推進暗訪抽查常態化、暗訪力量多元化,及時發現問題、督導整改問題,以此倒逼責任落實。在今年首輪巡視的基礎上,繼續把脫貧攻堅作為省委巡視組巡視的重點,對發現的問題線索及時移交地方紀委核查。圍繞扶貧領域突出問題,建立重點市縣、重點鄉鎮扶貧領域問題督辦督查制度,加大督查力度,解決突出問題。對扶貧領域違紀問題直查快辦,保持查處和通報的高壓態勢。
(責編:邢丹丹、席秀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