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海团代表围绕“绣出城市管理上海品牌”主题与网友在线交流。
来自基层的代表柴闪闪和网友分享了自己坐公交车的故事。有一次他像以往一样,扫公交车站牌上的二维码,想看看公交车还有多长时间到站。这时,边上一位老大爷看不下去了,提醒他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查看,然后掐好时间提前出门就可以了。“老大爷指点我之后,还说我已经被时代淘汰了。”
在柴闪闪看来,不是他被时代淘汰,而是上海这些年在城市治理上进步很快,在管理时越来越精细化、智能化。“以前我们外来务工人员办理居住证,要各种证件、复印件,还要拍照。好不容易资料办齐了,到政府窗口,又说这个照片不合适要再拍,复印件不齐要再去复印。现在,基本上只需要跑一次就能全部解决了。”柴闪闪说,还有很多外来务工人员会遇到的租房网签问题,现在基本上也只需要跑一次就可以解决。
“但上海的城市管理依旧有可以改进的地方,平时生活中我也发现一些问题。”柴闪闪说,他发现老旧小区飞线充电这个问题依旧很严重。一些老旧的小区物业管理跟不上,充电设备不齐,停车房也不够,居民往往选择把电瓶车推到家里充电,或者是从窗户上拉一条线下来,碰到下雨天,往往就会引发事故,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柴闪闪代表提到的这一现象,当了三十年居委书记的朱国萍代表也深有感触。朱国萍说,有些小区居民买了可以充电的新能源车,开回小区后却发现没有充电桩,就从楼上拉条线来充电,“有些事情政府应该做好配套工作,不能等车买来了再让居委和物业去配充电桩,这不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