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制造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1、中国制造业质量的总体状况部分制造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不仅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质量水平也有较大提升。2、影响中国制造业质量水平的多个因素政府层面:质量标准和监督监管体系有待建立完善质量标准方面,部分行业的技术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3、促进中国制造业质量提升需多维合力加强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质量文化建设推动全社会树立“质量就是生命,质量就是效益”理念,倡导工匠精神,并将其转化为企业和公众的行为准则。
关键词:品牌;制造业质量;提升;质量水平;质量管理;监管;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建立;国际竞争
作者简介:
原标题:中国制造:以质量提升赢得国际竞争
资料图片
【热点关注】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当前我国制造业质量整体水平如何?实现制造业质量的根本提升,需要从哪些维度合力破解?本版特约请长期关注、研究该领域的相关专家,进行解析、提出建议。
制造业质量是一国制造业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反映了制造业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程度。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制造业质量水平近年来虽有明显进步,但总体水平不高,问题仍然突出。随着全球制造业竞争格局变化和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加快提升质量水平,全面提升竞争力,实现中国制造提质升级,成为亟须破解的重要课题。
1、中国制造业质量的总体状况
部分制造产品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不仅实现了由小到大的历史性转变,质量水平也有较大提升。部分重大装备、消费类及高新技术类产品的质量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产生了一批具有较强质量竞争力、引领产业发展的制造企业;产生了一批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蛟龙”载人潜水器、歼-15战斗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为代表的先进重大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