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文化·视点】一家言:赖声川的魅力在哪里?

赖声川新剧《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将登陆北京保利剧院。毫无疑问,赖声川已经成为内地观众最信任、最喜爱的戏剧招牌。继《暗恋桃花源》之后,这位儒雅的大胡子导演携台湾表演工作坊的“相声系列”第七部作品《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在内地巡演,再次引起了观众的关注与期待。

不仅站着说,还能躺着说,《那一夜,在旅途中说相声》把相声放在沙滩椅上说、放在签证处说、放在飞机上说、放在摩托车上说……尽管只有两个主要演员,但却呈现了无比广大的视角。对此,赖声川表示,从某方面讲是在重新定义相声,“我希望以现代剧场的疆界让相声有更宽广的发展”。

多年来,连续创作了七部相声剧,而且每一部都产生轰动,赖声川的才华、毅力及成就令人刮目相看。这也给我们内地相声界带来了思考。

相声,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喜爱的一门艺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台湾一度走了下坡路,甚至差点“销声匿迹”。1989年,赖声川创作并执导了第一部相声剧《那一夜,我们说相声》,重新将相声拉回了剧场。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每隔几年就要创作一部相声剧。

赖声川的相声剧借用相声的基本形式和功能,融合了相声的表演技巧,是对相声本身的突破。艺术需要不断创新和出新,相声也不例外,唯有“与时俱进”,才能拥有旺盛生命力,进而焕发出艺术青春。赖声川对台湾相声的复兴和繁荣,可以说功不可没。他组织方芳、阿雅、杨婷三位女艺人演出相声剧《这一夜,Women说相声》,更被称为是个创举。

赖声川本是相声门外汉,为何能长期坚持“类相声”创作,并成功推出一部又一部脍炙人口的相声剧?内地也曾推出过一部相声剧叫《明春曲》,姜昆等人表演的,但至今还没听说第二部诞生或计划创作,更别说“系列剧”了。前不久,为庆祝德云社成立15周年,郭德纲携德云社特地打造了一出《中国相声史》,用话剧和相声混搭的方式为观众演绎从清朝、民国到新中国成立后各种风格的相声。但由于创作仓促,主题太大,“包袱”太少等原因反响并不是很好。

赖声川说,他发明了相声剧这个形式之后,很遗憾多年来没有其他人跟进。这,难道不更值得内地相声界反思吗?

赖声川长期坚持相声剧创作,不断推出雅俗共赏的新作品,已然成为海峡两岸相声界响当当的“腕”级人物。作为内地相声界,要重振相声辉煌,是不是也应从中有所借鉴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