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文化视点 两岸共同寻找龙文化的形象创意人

  ■文化视点

两岸共同寻找龙文化的形象创意人

——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举办

  ■本报记者 张树伟

  日前,海峡两岸共建中华和平龙暨中华和平龙海内外创意和设计第二轮征集活动仪式隆重举办,继续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在第一轮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征集工作中,共收到海内外70多份来稿和600多份支持函件。据悉,最终遴选出来的中华和平龙设计方案,将以实物形式落户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建设中华和平龙的创意和设想,是由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于2006年正式向北京市委和北京奥组委提出的,北京市规划委于2007年7月下达文件,授权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区东侧标段开展中华和平龙设计工作。

  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于2007年9月向全球开展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征集工作。该活动随即得到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的积极响应。2008年3月,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正式提出参与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的征集工作,双方达成龙文化精神内涵为“和谐共生、团结合力”的共识,台湾中华文化艺术基金会专门在台湾地区开展了征集和宣传工作,并最终确定由台湾南投县文化局局长陈振盛先生领衔并担任总策划,组织创作人员,代表台湾地区,提供关于中华和平龙的一件雕塑作品设计、一首主题歌和一幅书法作品。

  在总结第一轮征集活动的基础上,两岸共同决定,面向海内外华人和国际友人,特别是面向两岸同胞,开展第二轮中华和平龙创意和设计征集工作。

  在征集仪式上,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执行委员会副主任易建湘总结了大陆地区开展的征集工作,陈振盛先生介绍了在台湾地区开展的中华和平龙的征集和创作工作。征集仪式上,组委会向三件大陆作品和一件台湾作品授奖。

  据华夏文化纽带工程组委会介绍,第二轮征集时间为今年8月19日至12月31日17时,应征人均可向征集委员会提交“中华和平龙”应征方案。随后,组委会将设立评审委员会,对中华和平龙应征方案进行整理、评审,并及时公布征集评选结果。本次征集活动仪式仍由《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中国教育报》协办,北京时代华夏文化标志城建设有限公司、北京科技智囊信息技术中心承办。

  (活动联系人:刘立君、李冰如

  电话:86-10-85869209/85869200

  电子邮箱:llj@bjhuajia.com;libr@bjhuajia.com.cn)

  获奖作品之一“中华龙坛暨中华龙园”总体规划设计方案(部分)。

■文化视点 两岸共同寻找龙文化的形象创意人

 

  此方案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等机构提交,以“中华龙”辅以中华传统的“神坛”、“神殿”等建筑,以天地仪、牌楼、殿堂、壁雕、华表、鼎炉等中华龙文化的各种艺术符号来表达和承载中国传统文化,以感召海内外全球华人增加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为精神追求,向国际社会昭示了中华民族和平崛起之形象。

■文化视点 两岸共同寻找龙文化的形象创意人

 

  陈振盛、王松冠先生提供的“中华和平龙”雕塑创意设计方案获得“优秀方案奖”。

  传说中华民族人首龙身的始祖伏羲、女娲孕育出了中华大家庭中各个民族的龙子龙孙,共同组成中华民族和谐大家庭。本件作品即是太极中的阴阳两仪——赤裸的伏羲和女娲,在阴阳二龙交盘拱卫下,牵手交合孕育出龙的子孙,世世代代绵延不绝,展现出中华民族是万世一系的泱泱大族。

  《中国教育报》2008年8月30日第4版


■文化视点 两岸共同寻找龙文化的形象创意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