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晚报网5月18日讯(记者 于英杰 文/摄)5月18日是第41个国际博物馆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在纪念馆临时展厅正式向公众开放,向参观者讲述那段不可忘却的民族记忆。
据介绍,从5月8日起至12月13日期间,已经陪伴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十个年头的《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因改陈升级的布展需要,暂停对外开放。为了继续传递历史真相,呼吁世界和平,《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即日起对外开放,并将持续至11月底。
此次展览共展出170余幅历史照片、120余件珍贵文物,以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词和视频资料。展览共设置日军在南京的屠杀暴行、欧美人士救援难民、世界媒体早期报道、铭记历史维护和平四个部分。通过对比形式,呈现南京大屠杀发生前后的南京面貌,客观表现南京大屠杀史实,促进人们对历史与现实、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这次展览,是以2016年10月赴法展览的《共同见证:1937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为展陈基础而设置的,并补充了众多新征集到文物。其中,时任南京卫戍司令唐生智签发给教导总队指挥官桂永清的作战命令原件,以及当年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约翰·马吉牧师冒着生命危险,用来秘密拍摄日寇在南京暴行的16毫米摄影机原件(如图所示),在这次展览中首次与公众见面。 编辑:王育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