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天,又一部国产“抗日神剧”引起了网友们的关注,与之前不同的是,该剧中没有“手撕鬼子”这样夸张的戏份。引起网友们注意的,是不少吓坏军迷的奇葩“神论”,以及各种乱入的武器装备。
在剧中,教官向学员们提问“一战中德国最著名的坦克是什么?”
《海上孟府》剧照
学员语出惊人:“谢尔曼!”
随后教官竟然表示了赞同,并补充道“谢尔曼M1,自重56吨,射速每分钟350发,穿甲、爆破燃烧瞬间完成,是战车里的豪杰”。
许多稍懂军事的观众亦或是喜爱坦克题材的游戏玩家立即坐不住了,纷纷吐槽道:“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就是这个样子了,偏偏还不是开玩笑。”“谢尔曼不是美国二战坦克么?M1不是美国现在还在装备的坦克么?为什么会出现在一战的德国?”“一分钟350发,一秒钟6发了,这是要累死装填手么?”“威廉·特库赛·谢尔曼:什么?我成了德国人?还活到了一战?”
网友制图
所以这个“谢尔曼M1”,究竟是什么呢?
其实,历史上根本没有“谢尔曼M1”这一坦克型号。美国一直有使用历史知名将领为坦克装甲车命名的传统,像“M48巴顿”、“M24霞飞”“M2布拉德利”都是使用了美国名将命名,谢尔曼坦克也是使用了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将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来命名,不过不幸的是此公仅活到了1891年,距离美国参加一战还差26,距离一战爆发也差23年。
美国南北战争中北方将领威廉·特库赛·谢尔曼
而谢尔曼坦克的正式编号为M4,在1942年初才正式列装,赶上了北非战役的尾巴。但,谢尔曼坦克并不像剧中说的那样是“战车里的豪杰”。由于采用了汽油动力,谢尔曼被击中后容易着火(其实所有的汽油动力战车都容易着火),因为一打就着,谢尔曼坦克被美国大兵们亲切的称呼为“朗森打火机”,同时谢尔曼还有着车身过高、装甲较薄、火力贫弱等缺点,相比较同时期的T-34、四号坦克等处于劣势。但谢尔曼就没有优点了么?当然不,谢尔曼易于维修生产,在二战中生产了5万辆左右。
电影《狂怒》剧照,主角的座驾便是M4谢尔曼后期型,二战中美军的主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