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头条新闻

这些事,听听大家们怎么说-大众创业-就业频道-中工网

  医疗“黑科技”:为百姓带来福音

  开幕式当天,2016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展览会也拉开帷幕。由于结合了“高大上”的军事工业,军民融合的科技创新产品往往被公众戏称为“黑科技”。

  哪些“黑科技”能给百姓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呢?记者走访发现,这样的展品有不少。

  听着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专家周永茂的介绍,记者感到,随着我国核工业水平的提高,核技术已经逐步在民用领域得到了应用,此次展出的医院中子照射器项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正如周永茂院士所说,在军民融合的技术中,医疗科技往往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因为,几乎每个人都逃不脱看病住院的命运。

  医院中子照射器,就是利用中子俘获疗法,通过二元靶向放疗原理,在细胞尺度内治疗癌症。作为新型核技术医疗器械,这项技术拥有我国全部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14年9月,医院中子照射器在实现了第一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试治后,被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而根据航天伺服技术与磁液双悬浮技术造出的人工辅助心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低溶血、温升低、方便植入体内等优点。据了解,国外虽已有商品化的人工辅助心脏,但一套装置高达百余万元人民币的价格,令许多心衰患者望“泵”兴叹。随着我国航天技术与医学领域的技术联合,国产人工辅助心脏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植入费用大大降低。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申请临床资质和销售许可,有望在不远的将来造福我国1600万心力衰竭的患者。

  此外,碳纤维影像设备配件、碳纤维医疗床板等医疗辅助科技,在此次展会上也备受关注。由于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化学稳定性强,与人体的生物相容性好,且无毒无味,并具备X射线透过率高耗损低的特性,因此在医疗器械和生物材料方面广受重视。

  围绕着“创新发展、科技引导”的主题,全国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共收到参赛项目1600余件,最终185件高水平作品入围全国决赛,这些成果基本具备市场化、产业化的前景。

  记者发现,双创会对于健康、医疗方面科技的研发也不在少数。

  例如,由陕西研发的人体三维扫描仪就颇具特色。采用国际前沿的多视图融合技术,这一人体三维数据采集设备仅需1秒就可以采集人体360°、30余个部位尺寸的数据和色彩信息,生成栩栩如生的彩色三维模型,健身行业、整形手术、服装行业和影视动漫制作都可从中受益。

  此外,一种被誉为“扎针神器”的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也将使输液打针具有更强操作性,可避免患者二次扎针。

  而被公众熟知的纳米技术,也发展出了外科手术切口及创面专用的纳米银创伤贴及烧烫伤创面专用的纳米银烧烫伤贴。据了解,这种能让银在纳米状态下杀菌能力产生飞跃的技术,可以让患者的治疗变得天然、环保、高质量。

1 2 3 共3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