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结束的江苏省两会上,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南京晨报小记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穿着红马甲、带着采访本的南京晨报小记者,和全省、全国、海内外的媒体“同行们”,一起穿梭在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中,提问题、抢新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干净利落的采访,让代表委员们连连点赞。
这个省两会,穿红马甲的晨报小记者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
晨报小记者精彩镜头
2月5日
课外补习太多怎么办?
芳草园小学六(6)班的钱思琪采访省政协委员韩小冬。韩小冬认为,相关部门应关注小学生负担,通过全民阅读的网上普及,给孩子也给家长减负。
刹不住车的电动车如何管?
三牌楼小学四(4)班小记者万思彤采访了省政协常委孙达华,孙达华连连夸奖小记者们对出行文明的关注,此次带上会的提案里,孙达华递交的一条就是“从根本上解决电动自行车管理难题的建议”。
2月6日
寒假比上学忙,各类证书咋考不完?
琅琊路小学四(6)班小记者是欣宜、浦口实验小学六(2)班的解灵赟带着“寒假比上学忙,各类证书咋考不完”的主题,采访了省政协委员、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省政协常委、省国画院院长周京新,省政协委员、南航艺教中心主任杨莉莉,省政协委员、著名作家、省作协主席范小青。委员们回应,让孩子“抢学知识”的现象,是一种不尊重规律的做法,也无形中增大了学生的学习压力,校外的办学机构要尽快清理、整顿和规范,真正让减负能标本兼治。
2月7日
老小区要加装电梯,楼上楼下矛盾咋办?
琅琊路小学五年级的小记者王方誉采访省人大代表、南京汽车客运站服务班班长陈炯。陈炯认为,加装电梯的试点应向老年人集中的区域扩大。
小区车位太少,能挖地下车库吗?
锁金二小的小记者汪昊阳和琅琊路小学的小记者仇东赫采访省人大代表、江苏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贺笑,两个小记者都提出了同样的问题。“能不能在小区下面挖个地下车库出来啊?”贺笑认为,我们首先要做到自律,先做到自己不去占别人的车位,告诉爸爸妈妈不要乱停乱放,告诉身边的人不要乱停乱放,自然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遵守规则。
为啥雾霾天把体育课带走了?
馨怡花园小学二年级小记者周刘牛问人大代表陈炯,难道雾霾把体育课也带走了吗?陈炯支招,学校可以换课,比如雾霾天的体育课改为室内主课,等天气好了,再把主课改成体育课,让孩子有足够的室外活动时间。
2月8日
运垃圾时,分类垃圾被装在一起运走,咋办?
晨报小记者、南外仙林分校三(10)班陈奕含提问:运垃圾时,分类垃圾被装在一起运走,咋办?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食品与轻工学院院长徐虹坦言,要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国外在幼儿园就开始进行环保方面的教育,我们应当从小朋友开始培养他们的垃圾分类环保意识。省人大代表、南京玄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职工王修小回答小记者,只有建设好垃圾分类的处理设施和场所,每种垃圾都有了各自的去处,才能真正实现垃圾分类。
2月9日
为什么成绩很好还是要被家长送去补课?
金陵中学河西分校小学部四年级小记者阮浩森采访省政协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教育局副局长潘望洁,“我们班上有同学语数外三门功课都非常好,他的家长还是让他去继续补这三门课,真是想不明白。”潘望洁委员认为,对于那些每门功课都很好的孩子,应该多花点时间去培养他的兴趣爱好,把它变成自己的一门特长,可能对将来的发展会更好。
2月10日
南京教育要向南通学什么?
南京晨报小记者、新城小学四(5)班同学戴含章向省人大代表、江苏海安中学校长吕建提出这个问题。吕建认为,南通教育遵循了两个原则,一是按照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办事;二是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事。在海安中学不可能有一个老师去做家教,或者到校外机构去上课,学校是主阵地。
【见证改变】从开始的忐忑到最后的“老练”
这一次的采访对象与之前有所不同,是省两会上的代表委员。在得到这样的采访任务后,不少晨报小记者一开始有些忐忑。问题可能只要问几十秒,但背后要花很长时间。“先问问身边小伙伴他们关心啥,列出一些热点问题,并结合自身的学习状况,凝练成最终要问的问题。”这成为了琅琊路小学四(6)班小记者是欣宜、浦口实验小学六(2)班解灵赟会前的准备。2月6日,两名晨报小记者带着厚厚的采访本,而在采访本的第一页写满了问题,并清晰地标注出有关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小学生负担等问题。
在采访第一位省政协委员范小青时,小记者还有一些放不开,不知道如何将自己辛苦准备的若干个问题,以最快、最合适的语句组织起来向委员提问。政协委员的不断鼓励让两名小记者渐入状态。小记者在现场提问越来越连贯,并适时反映出了孩子的心声。委员们在听后也有“共鸣”。
南京市琅琊路小学校长戚韵东把孩子的困惑一一记录下来,在省政协联组会议上,将小记者的问题带上了会,现场省教育厅党组书记葛道凯,不时拿笔记录着,表示将关注孩子所提出的问题及诉求。
【市长回信】给小记者探索求实精神点赞
在今年的省两会期间,来自南师附小的夏裕萱、撒子钰两名小记者收到了南京市市长缪瑞林的回信。去年夏天,他们就“如何提升南京防淹能力”,写了份1200字的建议和长达60页的支撑材料,交给了晨报记者,在南京市两会期间,上会记者将这份建议提交了上去。现在市长给他们回信啦!在信里,缪市长说:“对你们求真求实、积极探索的精神,我要点一个大大的赞!”针对两名同学的建议,缪市长给了详细的答复。
【代表点赞】小记者的提问关系百姓生活
在省人大代表南京团1组的小组讨论现场,省人大代表、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的主持人贺笑一发言就提到了小记者:“今年我是第一个来报到的人大代表,因为在政协会议上我还有一些任务,所以政协会议结束,我就过来报到了,一来就被一群小记者包围了,他们问了我好几个问题,其中有老小区加装电梯的问题,还有雾霾天不能上体育课的问题,我非常感慨,现在连孩子都这么关注环境保护和民生问题了!”接着贺笑就对环境保护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表示,如何治理雾霾、治理好环境问题,是关系到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一定要重视起来。
【家长态度】特别珍惜让孩子锻炼的机会
南京晨报小记者积极“参政议政”,是一直以来的传统。作为拥有万名小记者的南京晨报,“晨报小记者问两会”已经是晨报的品牌栏目!每年的省市两会,都会活跃着晨报小记者的身影,全国两会上也开始出现南京晨报小记者的声音。很多小记者的家长非常珍惜这个机会,他们通过热线、微信报名,在采访之前帮助孩子们准备选题。“来之前,孩子和大人们商量了几个小时,特别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小记者周刘牛的爸爸不仅把孩子送到省两会南京团驻地,还特别帮孩子打磨问题,“也许孩子的问题不成熟甚至有些幼稚,但这才是真正符合他们年龄段的心声。”
【学校反响】锻炼口才胆量,培养责任担当
晨报此次的小记者采访省两会活动,有来自琅琊路小学、芳草园小学、南外仙林分校、金中河西分校等十多个学校的小记者亲临两会驻地,和代表委员面对面,还有几十个小学的其他小记者通过微信平台向两会提出问题,积极参与其中。金陵中学河西分校校长朱焱认为,“小记者采访两会”这样形式的课外实践,是小学课程体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样的活动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口才与胆量,更让他们从小树立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金陵中学河西分校也一直非常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开展穿越南京、毕业露营、创客基地等一系列活动。朱焱认为,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不仅仅是储备知识,而且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参与,让自己的眼界更加开阔、生活更加多元。
记者 刘颖 黄阳阳 刘娟